谁是全国低空经济的头部城市?拥有超过500家相关企业的成都应该能排上号。最近的例子是,一家“成都造”工业无人机公司启动IPO。
公开资料显示,四川腾盾科创股份有限公司(简称“腾盾科创”)已经在四川证监会辅导备案,中金公司(35.670, -0.08, -0.22%)担任辅导机构。
腾盾科创可是成都的一家明星企业,公司创始人聂海涛更大有来头——曾任职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,参与过歼-10、枭龙飞机的研发。
2016年辞职创业之后,聂海涛带领团队发布了多款无人机产品。并先后获得10轮融资,其中汇聚了成都、济南、赣州、安徽等多地产业基金,也有华控基金、博源资本、中金资本等市场化机构。2023年在完成超10亿元的融资后,腾盾以超过120亿的估值跻身低空经济赛道的独角兽之列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在今年中国人民大学发布的低空经济研究报告中,成都低空产业位列全国第三位。后续如果顺利IPO,对于成都而言,也将收获第4家无人机上市公司,和第15家低空产业链的上市公司。
歼10设计师,做出120亿独角兽
腾盾科创有两个标签让人印象深刻。一个是创始人的行业背景;另一个是工商信息中有多达99位股东。
要了解腾盾就不如先从它的第一个标签,创始人聂海涛入手。聂海涛这个名字可能对大多数读者都很陌生。但是他参与研发的歼-10飞机可在前段时间大放异彩。
1986年,聂海涛从南京航空学院(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)飞机设计专业。后入职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,历任副总师、副所长,并先后参与了歼-10飞机、枭龙飞机的研制,并从事我国航空未来发展技术论证和预先研究等工作。由于工作成绩优异,在32岁时,他被破格晋升为自然科学研究员。在无人机领域,聂海涛还曾组织领导了多型无人机研制工作,为我国高端无人机研制及整系统出口做出了贡献。
2016年,聂海涛从国家队辞职,入局商用无人机领域,创办了腾盾科创。在他的带领下,腾盾科创很快拉起了一支具有20年研发经验和产业经验的创业团队。
通过数年潜心研发,目前这家公司已经推出了多款固定翼无人机。就以最出名的“双尾蝎系列”为例。这款于2017年首飞的原始版,机身长达10米,翼展20米,最大航程6000公里。能在应急救援、气象服务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。当年刚面世时,就完成了顺丰应急物资快速投递演示验证飞行。
后续腾盾又推出了该机型的多个版本。在2024年底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,双尾蝎B代表中国大型固定翼无人机进行了飞行表演。四川还把这款产品写到了《关于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未来产业的实施方案(2025—2027年)》中,鼓励其加速量产。